孩子食养健康 避免这些误区

中研院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提醒


(资料图片)

孩子食养健康避免这些误区

本报讯(记者胡智伟)本周六是第34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活动主题是“科学食养 助力儿童健康成长”。市营养学会理事、中研院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高贡提示,家长在关注孩子食养健康的同时,也要避免一些误区。

“小胖墩”或缺营养

专家介绍,眼下“小胖墩”越来越多,不过孩子长得胖不代表不缺营养。现在孩子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有些孩子非常喜欢吃肉类食物或一些高热量的“垃圾食品”,这些食物主要可以补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而很多孩子对于蔬菜水果类食物却很不喜欢,此时孩子身体里就会缺乏各类维生素。学生正在长身体,如果忽视营养均衡,可能会给身体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节食减重不可取

有的家长意识到孩子体重超标,于是采用节食减肥法帮孩子减肥。专家提示,此法不可取,因为学生正在长身体,调整不好或矫枉过正的话,都会造成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如果想帮孩子减肥,最好的方法就是“迈开腿”。目前《学生膳食指南》中明确指出:学生每天至少要保障60分钟的户外活动。

食物应“粗细搭配”

如果想让孩子营养摄入更加均衡,首先从主食上尽可能做到“粗细搭配”,别吃太精细的米面,因为越精细的米面,营养价值越低。如果有条件,可以蒸制或买一些杂粮饽饽。因为杂粮食物种皮上的各种营养素含量比较高,粗细搭配可以起到均衡营养的作用。

此外,家长要让孩子每天吃足量的蔬菜,一般300至500克为佳,蔬菜种类不限,但注意不要偏食。另外,适当减少吃肉尽量增加吃鱼的机会,尤其是一些海鱼,建议每周吃两次到三次。海鱼脂肪相对要少,脂肪酸含量较高,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补品保健品别乱吃

一些家长害怕孩子营养不良,所以会去医院做专业检测,发现孩子缺乏某种营养元素后,会有意识给孩子吃些补品或保健品,希望借此补充缺失。专家建议,如非必要,家长还是尽量采用食补的方式帮孩子补足营养。不管是补品还是保健品,很容易超量,造成另一种营养不均衡。如果必须采用药补,也要听从医嘱。

家长在照顾孩子饮食时往往存在一个误区,就是生怕孩子吃不饱,其实让孩子吃个七八分饱是完全没问题的。此外,如果孩子偏食,比如就是不爱吃菜,家长可尝试用不同的烹饪手法,改变一下孩子的饮食习惯,切不可对偏食听之任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