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寻》呈现山水之美人文之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13日上午,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中国藏学出版社、雅昌文化集团联合主办的《喜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寻》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行。《喜马拉雅》一书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出品,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印制。

《喜马拉雅》一书的作者是民族出版社记者、编辑,《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签约摄影师张超音。他编撰的这部独特书籍,以拍摄作品为主轴,将喜马拉雅山脉中举世瞩目的世界屋脊、峭壁千仞的冰川雪岭、星罗棋布的高山湖泊、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一一呈现,内容包括“嵯峨的大陆”“宏阔的历史”“华彩的诗章”“铿锵的节奏”“奇特的发明”等篇章。全书集文学性、史料性、可读性、收藏性于一体,是一部展示青藏高原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全貌的百科全书,堪称传世经典之作。

发布会上,张超音分享了关于《喜马拉雅》一书创作的心路历程,让现场嘉宾了解了更多关于该书背后的故事。他说:“从这本书的创意、编撰、设计、制作到最终付梓,只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衷心感谢为这本书作出贡献的所有亲人、师长和朋友,感谢你们的包容、鼓励和辛勤付出。”

张超音自1985年第一次驾驶吉普车赴青藏高原可可西里无人区开始影像之路以来,60余次到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拍摄,10余次前往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周边的有关国家和地区,近10次参与科研机构组织的国内外科学考察活动。他拍摄对象主要以青藏高原为中心,涉及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学艺术、民俗风情、科学技术等众多领域,累计拍摄有10万余张传统胶片资料。全球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山高峰,均记录在其镜头中。本书所收录的3000多幅图片,正是从这 10万余张胶片资料中精选而出。

主办方认为,《喜马拉雅》一书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摄影师从影像维度出发,努力探索青藏高原地理和人文关系的集大成之作,作品在图书形式、内容结构、创作方法和社会意义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创新性和价值,是一部足以代表当代中华图书创作水准的重要作品。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总编辑单之蔷在致辞中介绍说,张超音用了30多年的时间,60多次进入青藏高原,把几十年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浓缩在3000多张胶片和85万文字里了。

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谈到,《喜马拉雅》从开始创意到策划,从内容到形式设计,历经3年多时间,是雅昌制作图书历时时间长的一本书,也是最厚的一本书。这本书是张超音创作的艺术作品,是他用毕生精力乃至生命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只不过以书的形式来呈现。

中国藏学出版社社长洪涛回忆了与张超音一同创制这部“巨著”的初衷和过程,并列举了该书的几个与众不同之处。他相信《喜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寻》大型画册,会成为关于喜马拉雅、关于青藏高原、关于西藏文化最好的宣传品;会成为张超音和大家共同经历的最好纪念品;会成为喜马拉雅自然环境圈、人文社会圈、文化艺术圈最好的收藏品。

《喜马拉雅》全书近2900页,22厘米厚,重达11公斤,收录胶片拍摄图片3000多幅,撰写文字85万。采用特种纸全彩印刷,封面、书脊和封底以手工鞣制的牦牛皮包裹,激光工艺雕刻的一幅青藏高原全景地貌木刻长卷,赫然显示于书的切口立面上。裸脊锁线装帧,可180°平摊翻阅。书内附带编码的藏书票,限量销售1500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