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速读!莫被“积分+现金”兑换活动误导


(相关资料图)

记者 任震宇

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陆续接到消费者反馈有关经营者利用积分到期催办兑换相应商品或服务涉嫌误导消费的行为。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消协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切莫被“积分+现金”兑换活动误导。

消费者通过注册成为某家品牌或经营者的正式会员后,完成消费即可获得相应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用于兑换一些商品或者服务,属于经营者给消费者的一种福利。为了激发消费者的热情,经营者一般会推出不同的兑换活动,给积分设置一定的时间限定或使用要求。一些经营者利用消费者觉得浪费消费积分可惜、期待品牌让利优惠等心理进行短信营销推广,邀请会员参与积分商品兑换、打卡签到或邀请好友共同参与等方式进行互动。还有一些不法经营者通过冒充品牌客服、冒用三大运营商服务号码向消费者发送短信等形式,骗取新用户注册信息,邀请消费者主动点击链接兑换所谓的福利商品,甚至开展相关电信诈骗活动。

经中消协核实,与以往积分兑换活动不同,现在出现一种“积分+现金”的兑换形式,很容易误导消费。不仅如此,中消协已经确认某积分兑换商城中的部分商品是假冒产品,还有部分品牌产品属于积压库存多年的产品。如某链接商城中展示的某知名品牌羽绒被产品,该品牌中国区代表明确向中消协表示,从未生产羽绒被产品。该网上商城中其他品类产品可能存在的问题,中消协也在进一步核实过程中。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注意:

不要轻信积分到期作废、提醒兑换商品的短信等信息,更不要轻易点击陌生号码发来的所谓“商品兑换链接”“积分商城链接”。建议消费者加强甄别意识,结合自己的消费经历和注册经验,对相关陌生号码、内容加以判断。

不要轻信所谓的积分兑换“补差价”福利噱头。现在,国内主流的品牌方和经营者大部分均为利用积分进行无条件兑换商品或服务,若遇有通过补差价、需要结合现金等形式购买商品或服务的积分兑换活动,消费者一定要慎重消费,留心比对商品信息和实际价值,以免“失分又蚀财”。

不要未经核验就通过短信息或短信内链接直接进行兑换、消费和充值,对于需要输入验证码、实名认证个人和银行卡、账户密码等操作更要保持警惕。建议消费者收到相关积分到期、清零、限时福利等提醒信息,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进行核实。有的活动与以往电信服务公司等经营者组织的积分兑换活动完全不同,有的积分商城在首页中提到本积分兑换活动不属于某某通讯公司,但并不显著,其目的可能是为了混淆视听。

不要通过短信、陌生人私信或即时通讯软件的推送内容添加所谓客服人员的私人微信进行交易,也不要相信所谓的授权即可操作或远程代为操作。建议消费者适时开启手机短信拦截功能或软件隐私保护等防护模式,或安装反诈APP,对陌生推送消息、营销骚扰信息和未知二维码等加以拦截。

中消协还建议,电信服务经营者对此类积分兑换商城的短信内容、号段等进行监测核实、动态封堵,并对涉诈异常信息、活动加以处置。此类积分兑换商城的网站链接基本为境外链接,很难找到发送源头,消费者在被误导甚至被欺诈后往往很难进行维权。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规定,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发送垃圾营销、虚假宣传短信息等商业短信,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坚决予以阻断、查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