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混杂多 医美需谨慎
当前医疗美容正逐步成为求美人士的热门选择。然而,医美行业机构和从业者“鱼龙混杂”,消费风险和陷阱暗藏。日前,北京市大兴区消费者协会发布五项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美容误盲目,医美需谨慎。
(资料图)
查验资质才放心
根据我国《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美容医疗机构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并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开展执业活动,同时须在诊疗范围内明确医疗美容项目,仅仅取得营业执照,但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诊疗范围内没有医美项目的,都不得开展医疗美容服务。消费者在选择美容院时应先查验其主体资质,“证”“照”齐全才是正规的医美机构。
“合同”审查要仔细
在签订医疗美容服务合同或知情同意书时,应当充分了解医疗美容服务合同或知情同意书内容,仔细阅读相关条款是否合理,除检查医疗机构和操作医师是否具有相关资质外,还应检查麻醉、场所消毒、药械使用等各项目标准和收费明细,确保自身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查验批文是关键
了解医学美容机构使用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是否已经依法注册,进口药品或医疗器械必须有中文标签及说明书。医疗美容使用的产品,如果是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的,如注射用透明质酸钠(俗称玻尿酸)、假体等,包装上应有医疗器械批准文号;按照药品注册的,如肉毒素等,包装上应有药品批准文号。消费者可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https://www.nmpa.gov.cn查询医疗器械或药品真伪并核实相关批准文号。
谨慎选择预付费
当前医疗美容行业使用预付卡的情况较为普遍,消费者在选择时,要详细了解预付式消费服务内容,明确办卡费用、使用期限、适用项目及退款、转让条件等,一次性购买预付卡的金额不宜过高、周期不宜过长。不要只听信商家口头承诺,明确签订协议并留存是关键。
合理维权有证据
消费者应当留存消费凭证,留意医疗美容机构开展项目和收费公示,消费后索要发票(或收据),还需要保留好术前术后照片、沟通记录、服务合同、手术过程医师签字单据相关证据。如果遇到权益受损问题,必要时可以申请医疗鉴定。争议发生后及时与医美经营者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此外,还可以通过申请仲裁或到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鱼龙混杂